1
这几年,随着一些关注民生问题的爆款电视剧的热播,原生家庭被人们不断地提及。
《欢乐颂》中的樊胜美、《安家》当中的房似锦、《玫瑰的故事》中的苏更生都是成长于烂泥般原生家庭的代表。
网上随便一搜,就能搜到大量相关的话题。
有人说:每个人都是自带剧本出生的。
樊胜美、房似锦、苏更生之类的孩子,她们拿到的就是自带悲情底色的剧本。
她们自出生起就没被家人公平对待过,生在重男轻女的家庭,能够长大成人就耗费了比别人多几倍的力量。
等她们能够独立后,就成为了家中男丁的提款机。
她们辛辛苦苦赚的钱大部分被父母以各种名义“借走”,其实是骗走,给自己的儿子娶媳妇,买房买车。
更有甚者,在她结束了“扶弟魔”的重任后,父母又变相地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:帮助哥哥或弟弟的孩子考大学、找工作......
李佳也是这样,她自小就被身为知青的父母灌输了一定要帮助全家回上海的观念。
上大学期间,自己省吃俭用以及勤工俭学赚的钱全部给了弟弟。
父母退休后回上海,她张罗着为父母落户口、找房子。
她甚至还打上了图南房本的主意去帮助弟弟,这个行为直接导致他们的婚姻亮起了红灯。
“家”,原本就是温馨、幸福的代名词,但在这些类似出生的人心里,它却仿佛是自己痛苦的发源地,是一个自己不愿意提及的隐痛和想要逃离的地方。
2
人是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的,遇到像樊胜美、李佳这样的原生家庭,痛苦的我们该如何自处?
电视剧《风吹半夏》当中的女主许半夏(赵丽颖饰)给了我们启示:
首先是面对和接纳自己的原生家庭,不心存期待。
面对和接纳自己的家庭本来的样子,接纳自己与父母之间没有爱的亲子关系。
人常说:时代的一粒沙落到个人身上就成为了一座山。
有着重男轻女思维的父母,他们也是时代和环境的牺牲品,他们的思想也是源自自己的祖辈,他们没有能力成为更好的父母。
明白了这一点,你心里的恨就会少一些,你对他们的期待也就会相应地减少。
许半夏深深地知道这一点,所以,她跟自己父亲的来往从不拖泥带水。
许半夏的父亲跟她联系的时候,她知道父亲并不是出于爱或者思念,所以他找她套近乎的时候,她会很直接地跟他说:
“有什么事直接说,再磨磨唧唧的我就走了,咱俩的关系还不适合说这个”。
她早就清楚,生而不养的父亲跟自己没多少感情,来找她多半是想着从她这得到些什么。
她做生意需要钱周转的时候,跟她爸借钱,同样不打亲情牌,该写借条写借条,该算利息算利息。
她早就接纳了父亲对自己只有利益、毫无感情的事实,所以,对父亲,也不心存期待。
那些“扶弟魔”们之所以愿意不断地给原生家庭“输血”,潜意识里还是心存期待,想要得到父母的认可,弥补自己童年爱的缺失。
但是,越期待越失望,越失望越期待,最终陷入了死循环。
其次:划定底线和界限
樊胜美们,自己辛辛苦苦赚的钱,90%或以上给原生家庭,导致自己生活得捉襟见肘;李佳,甚至动了拿图南房本去帮助自己弟弟的念头。
而许半夏则不同,她有自己的底线和原则。
如果她有1万,只给你1000。
这些钱动不了她的根基,也不会影响她的生活质量,她不会无原则地掏空自己去补贴原生家庭。
这样的给予,不会让自己觉得委屈,甚至还有点“我拿捏你”的报复快感。
还有,我们不仅在经济上,在精神上也要跟原生家庭划定底线和界限:
哪些方面父母可以介入,而哪些方面是绝对不可以触碰的红线,都要跟父母说清楚。
如果没有健康的情感交流,那最好的方式是远离。
王慧玲在《基层女性》当中说过:
假如精神上不“断奶”的话,你就会继续被两个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,受教育程度、见过的世面可能还没有你多的人教怎么活在当下和未来;
被两个可能一辈子都没有见过真爱的人教怎么择偶;
被两个婚姻质量低下的人教怎么经营婚姻;
你在他们的影响和干涉下,继续为自己的人生做出错误的选择。
最后,希望所有的父母,都不要以爱为名,去控制、约束自己的子女;
也希望所有受困于原生家庭的人们,都能够自我救赎,自我疗愈成功,找到更好的自己,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。